流体静力学意思解释
流体静力学(汉语拼音:Liuti Jinglixue;英语:Hydrostatics),研究流体处于静止状态时在各种力作用下的平衡规律的学科。力学的分支。所谓流体处于静止状态,是指流体对所选的坐标系无相对运动,若该坐标系为相对于惯性系运动着的非惯性系(如绕轴旋转的坐标系),则称这时的流体处于相对静止或相对平衡,也属于流体静力学的研究对象。流体静力学的基本问题有:静止流体内的压力、密度、温度分布;静止流体对物体和器壁的作用力,包括物体受到的浮力、浮体的稳定性、压力的传递等;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的流体自由表面形状等。
流体静力学是流体力学中发展得最早的分支。早在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的阿基米德就建立了关于浮力的阿基米德原理,奠定了流体静力学的基础。16世纪末叶,荷兰数学家、力学家S.斯蒂文提出了所谓“流体静力学悖论”(即液体容器底部承受的总压力正比于底部面积和液柱高度,与容器形状无关),而且给出了浮体稳定性提法的雏形。到了17世纪,意大利科学家E.托里拆利利用流体静力学原理发明了气压计,而1653年法国力学家、数学家B.帕斯卡提出了著名的关于静止流体中压力传递的帕斯卡定律。此后,流体静力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流体静力学的控制方程可视为流体力学基本方程组的特例,令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中的速度为零,再加上状态方程,即可演绎各种流体静力学规律。
流体静力学在航空航天、水利工程、流体机械、高压容器设计等方面有广泛应用。
带流体静力学字词语
带流体静力学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