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集意思解释

地图集(atlas),具有统一设计原则和编制体例的、全面反映制图对象有机联系的一定数量地图的系统汇编。广泛应用于经济建设、行政管理、国防军事、科学研究、文化教育及旅游交通等方面。

起源和发展

atlas一词源于古希腊神话中半神半人阿特拉斯的名字,16世纪地图学家G.墨卡托用它作为地图集的专有名称,并编制出版了一本《世界地图集》(又称《墨卡托地图集》)。中国明代罗洪先编制了《广舆图》,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地图集。1845年德国H.贝格豪斯编制的《自然地图集》,是最早的专题地图集。19世纪60年代美国出版的部分县区土地资源图集,是区域地图集的肇端。1889年芬兰出版世界上第一本国家地图集——《芬兰国家地图集》。

随着科学和地形测绘技术的发展与进步,现代地图集以精确的大、中比例尺地形测绘资料作基础,以等高线和分层设色表示地形,加上照相平板彩色胶印技术的应用,使地图集的科学内容、表现形式和制作质量都达到新的水平,编制出版了不少著名的地图集,如英国的《泰晤士世界地图集》,苏联的《苏联世界大地图集》,意大利的《旅行俱乐部国家大地图集》,德国的《施蒂勒地图集》,美国的《古得世界地图集》等。1934年中国申报馆编制出版《中华民国新地图》,1965年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地图集》,中国国家地图集各卷已先后出版,同时中国还编制出版了各种类型的地图集。

种类

按制图区域范围分世界地图集、国家地图集、区域地图集、城市地图集和海洋地图集等。按用途分参考地图集、教学地图集和旅游地图集等。按性质和内容分普通地图集、专题地图集、综合地图集三种类型。多媒体电子地图集和互联网地图集等也已出现。

要求

地图集不是各种地图的机械拼凑,而是内容完整、结构严谨、内容与形式都统一协调的地图作品。其要求如下:①系统性和完整性。依据地图集的任务,具备各学科或各部门最基本的选题和内容,包括各种要素的类型图、区域图,一定数量的分析图和综合评价图,同时选择部分典型图(反映典型区域的特征),以及一些附图、剖面、统计图表和文字说明,以充分利用版面,丰富图集内容。②实用性。即要求图集能够包括与经济建设和人们生活有直接关系的内容,如各种自然资源的分布、开发和利用,自然灾害及其防治,环境污染及其治理,疾病的地理分布和防疫,人口增长及其控制等方面的地图。此外,还应有反映制图区域内特殊的自然条件和独特的资源,以及其他有特殊意义的图幅。③统一协调性。图集内同一地区的地图要尽量采用相同投影;比例尺要尽可能系列化;相关的专题地图要采用共同的地理底图;编排地图要有一定的顺序;分类、分级、分区和图例体系要大体相应;地图内容指标和轮廓界线的地图概括标准要一致;表示方法、图式符号和地图整饰要相互协调等。大型地图集的编制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程,往往要利用多学科与多部门的调查研究成果,需要地图人员同各专业人员密切配合,需要大量科学组织工作和制图设计编辑工作。

地图集的发展有以下趋势:随着区域研究的深入和各学科的不断发展,区域地图集和专题地图集的编制,尤其是环境地图集、海洋地图集和城市地图集的编制将进一步扩大;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区域规划、预测预报等实用性地图将进一步增多;编制方法上将进一步利用遥感图像、地理信息系统、地图数据库和计算机制图与自动制版技术,缩短编制周期,提高图集质量。多媒体电子地图集和互联网地图集将更迅速而广泛地发展。

带地图集字词语

带地图集字成语


上一字:海洋大地测量
下一字:专题地图

相关汉字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