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姆定律意思解释

欧姆定律(汉语拼音:ōu mǔ dìng lǜ),(Ohm's law),电学的基本实验定律。1826年,德国物理学家G.S.欧姆由实验发现,通过一段导体的电流强度I与导体两端的电压U成正比,即I∝U,由此,将电压与电流之比定义为该导体的电阻R,得出

U=IR

这就是欧姆定律的积分形式。

电荷的流动是由电场推动的,把上述欧姆定律用于导体某处微小的电流管,得出

j=σE

式中,j和E分别是该处的电流密度和电场强度;σ是导体的电导率。这是欧姆定律的微分形式,它以点点对应的关系更为细致地描述导体的导电规律。

欧姆定律的积分形式只适用于线性电阻,如金属、电解液(酸、碱、盐的水溶液)。非线性电阻的电压、电流关系不是直线,欧姆定律不适用,但通常仍定义其电阻为R=U/I,而认为R是个变量。

上述欧姆定律的微分形式也只适用于线性导体。当导体为各向同性媒质时,j与E方向相同,σ为标量;当导体为各向异性媒质时,j与E方向不同,σ为张量。欧姆定律的积分形式适用于稳恒情形,也适用于变化不太快的非稳恒情形。微分形式则适用于一般的非稳恒情形。

带欧姆定律字词语

带欧姆定律字成语


上一字:电阻
下一字:电流

相关汉字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