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意思解释

高等教育(法语:Études Supérieures;德语:Höhere Bildung;英语:Higher Education;西班牙语:Educación Superior),又称专上教育(英语:Post-secondary Education),是一个教育层级的概念,广义上是指一切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这个层级涵盖了学园、大学、学院、神学院、理工学院、技术学院以及其他颁授学位或专业证书的学院级机构(例如专科学校)。

概述

高等教育是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础之上的各种专业教育。分专修科、本科和研究生班。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各种专门人才和开展科学研究的双重任务。实施高等教育的机构通常是大学、学院和专科学校。大学一般分文、理、法、教育、农、工、商、医等学院。教学组织形式有全日制的和业余的,面授的和非面授的,学校形式的和非学校形式的。

在欧洲,公元前6~前4世纪已有高等教育性质的学校,如古希腊国家办的体育馆、青年军训团及哲学家办的哲学学校,研习竞技、文法、修辞、哲学、几何、天文和音乐理论。公元5世纪罗马帝国在各大城市创办高等学校,教授修辞、演说和辩论术。12~13世纪,由于工商业繁荣发达,各大城市先后出现了大学,最早的有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大学、法国的巴黎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等。1860年以后美国高等教育逐渐发展起来。

中国古代的国学、太学、国子学、书院所实施的教育,基本上属于高等教育的范畴。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形成受西方教育思想影响很深。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设京师大学堂,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之始。1904年清政府批准的《学堂章程》规定,高等教育包括高等学堂(3年),分科大学堂(3~4年),通儒院(5年),共三级,全学程长达11~12年。教育方针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911年辛亥革命后,高等教育进一步引进了西方资产阶级的科学教育内容。1922年9月北洋政府教育部又以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制度为蓝本,公布《学校系统改革案》,其中规定大学修业年限为4~6年,采用选科制。近代一些外国教会和私人也在中国举办了一批高等学校。1949年以前,高等教育发展缓慢,全国约有200所高等学校。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人民政府改革旧学制,颁布统一的规章制度。1951~1953年,中国高等学校进行了院系调整,把高等学校分为两种类型,一是综合性大学,一是独立学院和专科学校。综合性大学分文理两科,直接设系,取消了学院一级。独立学院和专科学校按专科性质分设若干系科。还专设外语学院、体育学院和音乐、戏剧、美术、电影等各类艺术院校。

1952年底,中央人民政府成立高等教育部,1958年高等教育部和教育部合并为教育部。文化大革命期间,高等教育遭到极大摧残和破坏。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高等教育事业重新得到恢复和发展。

中国高等教育的学制,本科修业年限多为4年,医学院和少数理工科院校为5年或6年。高等专科学校的修业年限为2~3年。研究生分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两个阶段,修业年限各为2~3年。

为了适应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当代世界许多国家纷纷开办短期大学、部分时间制大学、半工半读高等学校、广播电视大学、函授大学等,自学辅导和自学活动也相应发展起来。高等教育已大大超出传统的大学制度。中国在高等教育改革中,也注意了多层次、多规格和多种形式的办学方法,以满足青年的多种升学要求和就业要求。

欧洲人权公约

根据1950年起草的欧洲人权公约第一号议定书第二条,所有签约的欧洲委员会成员国均有义务保障民众的受教育权。

联合国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

在国际层面上,于1966年签订的联合国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第三部分第十三条进一步申明了人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

Higher education shall be made equally accessible to all, on the basis of capacity, by every appropriate means, and in particular by the progressive introduction of free education.高等教育应根据能力,以一切适当方法,特别应逐渐采行免费教育制度,使人人有平等接受机会。——《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

形式类型

高等教育是大学、文理学院、理工学院和师范学院等机构所提供的各种类型的教育,包括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其基本入学条件为完成中等教育,学完课程后授予学位、文凭或证书,作为完成高等学业的证明。

高等教育形式多样,有全日制的和业余的,面授的和非面授的,学校形式的和非学校形式等层次和形式。

高等教育所授予的学位、文凭和证书:

  • 专科文凭
  • 本科文凭、学士学位
  • 硕士学位
  • 博士学位

高等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方式,是人生存方式的一个阶段,从时间上说,是人生存过程中的终生学习选择阶段,从空间上说,高等教育是人进入完全社会生活的最后一个准备场所。

高等教育还是高深文化知识传播创新的社会组织机构;在传播高深文化的同时,高等教育还复制或者再制了社会的价值、行为模式和道德规范。

高等教育哲学

主张认识论的人认为,人们探究知识源于好奇,只有越来越精确的知识才能得到满足。而主张政治论的人认为,人们除了探究知识的好奇外,还会为国家作出贡献。社会上有很多复杂的事情,只有通过研究和需要深奥的知识才能解决社会上的问题。

带高等教育字词语

带高等教育字成语


上一字:职业教育
下一字:初等教育

相关汉字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