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岸派意思解释
左岸派(left bank school),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法国电影的一个派别。在法国新浪潮兴起的同时,在巴黎有另外一些电影艺术家,也拍出了一批与传统叙事技巧大相径庭的影片。由于他们都住在巴黎塞纳河左岸,因而被称为“左岸派”。属于这个流派的导演有A.雷乃、A.瓦尔达、C.马尔凯、A.罗伯–格里耶、M.杜拉斯、J.凯罗尔和H.科尔比。“左岸”的导演们是一批兼收并蓄的艺术家,他们对“人”及其精神发展过程感兴趣,推动他们走向电影的,不是理论评论,而是能加强文学表达方式的电影化手法。因此,他们创作的电影也被称为“作家电影”。他们的电影题材围绕两个基本轴:一个是错综交替地表现时间,一个是探索人的精神作用。这两大题材相互交织,构成这类影片的脉络。在他们的影片中,人物无名无姓,环境模模糊糊,观众与银幕人物处于间离状态,是一种非认同的电影。左岸派电影从记录式的外部写实主义转入内心的写实主义,以至后来演变成外部和内心相混合的现实主义。左岸派电影的代表作有《广岛之恋》(1959)和《去年在马里昂巴德》(1961)。两片的导演都是雷乃。前者在当年戛纳电影节获评论大奖,后者获当年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
带左岸派字词语
带左岸派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