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庠

人物简介

吴庠(1879─1961)原名清庠,后去清字,字眉孙,别号寒竽,镇江人。少读诗书,后来又攻读新学,30岁时毕业于上海南洋公学。清末,诗文与丁传靖、叶玉森齐名,人称“铁瓮三子”。他尤工于词,“豪迈而不失之伧,沉骏而不失于放”。是南社社友。

民国4年(1915年)到北京交通银行任秘书。后随总行迁上海,抗日战争爆发又迁香港,旋受总行派遣又回上海修行史。香港沦陷,他蛰居上海。每年“七七”或“八一三”,都写《鹧鸪天》纪念。

他年轻时曾与赵声为友,赵声邀他同去参加广州起义,他因母老辞。其后常致疚悔。

民国后一度任梁士诒秘书,搜集袁世凯帝称和张勋复辟有关文献甚多,留备编民国史之用。藏书数万卷,颇多善本,后在困居上海时卖掉不少,其余先后让归公家。

他的著作生前不愿刊刻,世无传本。现在有部分手稿还藏于家中。

带吴庠字词语

带吴庠字成语


上一字:胡魁生
下一字:鲍观澄

相关汉字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