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斋剧意思解释

书斋剧

拼音:shū zhāi jù注音:ㄕㄨ ㄓㄞ ㄐㄩˋ解释:案头剧。一种不适宜演出,只供阅读欣赏的文学剧本。例:

【戏剧】

书斋剧(closet play),一种旨在供阅读而不适于上演的文学剧本。又称案头剧。书斋剧最早的剧作家是古罗马的塞内加(小)。他在悲剧作品中惯用长篇大论的独白或对话以及各式各样的隐喻,但缺少应有的戏剧性,因而难以上演。代表作有《特洛亚妇女》、《美狄亚》和《提埃斯特斯》。在戏剧史的其他时期,也曾出现过这类剧作。有人把J.弥尔顿的《力士参孙》(1671)、G.G.拜伦的《曼弗雷德》(1817)和P.B.雪莱的《钦契一家》(1819)等,也称之为案头剧。

在中国戏剧史上,也产生过一批只供阅读而难以上演的戏剧,如清代蒲松龄所作牌子戏《禳妒咒》、《磨难曲》、《墙头记》;蒋士铨所作传奇《香祖楼》、《雪中人》、《临川梦》等,均系未曾见于歌场而只供书斋阅读的案头之作。

带书斋剧字词语

带书斋剧字成语


上一字:情节剧
下一字:话剧

相关汉字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