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钿漆器意思解释
螺钿漆器(汉语拼音:luodiɑn qiqi;英语:mother-of-pearl lacquer ware),用经过研磨、裁切的贝壳薄片作为镶嵌纹饰的漆器。
西周时期,螺钿漆器的代表作是北京琉璃河燕国墓出土的壶、杯等,磨制和镶嵌技法已甚为精湛。西汉,盛行嵌金银箔漆器,促进了螺钿漆器的发展。唐代,螺钿技法更是大放异彩。日本奈良市正仓院珍藏有唐代螺钿漆器五弦琵琶等。唐代螺钿漆器所用的贝壳片都相当厚,称为厚螺钿漆器。薄螺钿漆器约创始于宋代。所谓薄螺钿是将贝壳研磨、裁切成薄片,镶嵌出精细的画面。明代,薄螺钿漆器进一步发展,并间以金银箔、金银屑等,使作品更加璀璨绚丽。江苏扬州的江千里是明代最著名的匠师。清代,扬州名匠卢映之及其孙卢葵生擅长厚螺钿技法,作品有浮雕的效果。约在清晚期,薄螺钿技法濒于失传。20世纪,先后在江苏扬州、山西等地得到恢复,称为点螺。
现代螺钿漆器主要产于江苏扬州,有平磨螺钿和点螺两大类。点螺是精心选用云母和夜光螺、蚌壳等优质贝壳,将其磨成细丝,再用特制刀具割切成细若秋毫的点、丝、片,逐一嵌于漆底之上,再经髹饰、推光而成,作品五光十色,灿若虹霞。
带螺钿漆器字词语
带螺钿漆器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