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门派意思解释
吴门派(汉语拼音:Wumenpai;英语:Wumen school),明代中期的绘画派别。因苏州为古吴都城,有吴门之谓,而其主要代表人物如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等,均属吴郡人,故称。
在吴门派崛起之前的明代初期,江南苏州、无锡地区已经有一批画家,如杜琼、刘珏、陈汝言、徐贲、陈暹等人,他们大都擅长诗文,有较高的文学修养。绘画上主要继承元代黄公望、王蒙、吴镇传统,创作以笔情墨趣为主的文人画。他们的艺术给吴门派的开宗人沈周以直接或间接影响,故可称为这一画派的前驱。由于当时受皇室赏识的宫廷院体绘画以及别具一格的浙派称雄画坛,杜琼等人的作品没有得到社会的广泛注意,他们的主要活动为文学创作,故未自成派系。
宣德(1426~1435)年间,苏州诞生了吴门派开宗大师沈周,继起者有文徵明、唐寅、仇英,他们在艺术上较全面地继承了宋元以来的优秀传统,并形成各自的独特风格,开创一代新风,取代院体和浙派而占据画坛主位,历时150多年。画史将沈、文、唐、仇并称为吴门四家或明四家,为吴门派的代表画家。这四位画家虽同时崛起于苏州,但风格迥异,各有师承。
沈周主要承元代文人画衣钵,以简练浑厚、苍劲雄健的粗笔画见长。
文徵明从学沈周,并吸取赵孟頫、王蒙画法,以缜密工致、文静清秀古雅的细笔画著称。他们主要发展了元代文人画传统,注重笔墨表现,强调感情色彩和幽淡的意境,追求平淡自然,恬静平和的格调,其画风奠定了吴门派的基调。
唐寅的山水画主要师承李唐、刘松年,并适当融会文人画技法,形成笔法挺健细秀,墨色淋漓融和,风格谨严而清逸的艺术特色。
仇英初学周臣,后悉心临摹历代名迹,尤着力于刘松年、赵伯驹,擅作精细鲜丽的青绿山水和工笔人物。唐、仇两人均从南宋院体绘画入手,并远追北宋名家,重视主题、结构,讲究真景实感,造型准确,笔墨谨严,风格柔韵雅秀,其艺术行利兼备,雅俗共赏。
带吴门派字词语
带吴门派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