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殿珠林意思解释
《秘殿珠林》(汉语拼音:Midiɑn Zhulin;英语:Court Collection of Paintings and Calligraphy on Buddhist and Taoist Themes),中国清代宫廷收藏书画著录著作。清张照、梁诗正、励宗万、张若霭等奉敕而撰。系宗教题材之书画著录,专载清内府所藏释典、道经书画,共二十四卷。开创了释道书法合编于一体的先例,主要版本有八千卷楼抄本。以后经增补又有《秘殿珠林石渠宝笈》及《秘殿珠林石渠宝笈》三编。《秘殿珠林》24卷,由张照、梁诗正、励宗万、张若霭等奉敕编,书成于乾隆九年(1744)。
该书分类著录乾隆内府各宫殿所藏释道书画,于卷轴书画外,附以刻本、刻丝、刺绣。首载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御笔,次为历代书画(名家及无名氏所作),均依所藏之处加以编列。每一收藏处的藏品又分释、道两类,先释后道,每类先书后画,书画均依册、卷、轴为序。每一装帧形式作品中先按时代前后列作者作品,后列无名氏之作。所著录之内容依所定等级分别详略。真迹而佳者定为上等,详记其本地、尺寸、题跋、鉴藏印记;真迹而欠佳或笔墨较好而难分真伪者列为次等,只记款识及题跋人姓名。因编者首先按庋藏处所编次,故虽便于当时宫内取阅,却不利于研究者检索。
书前有凡例,接下为总目,每卷之前又有该卷细目。
卷一为御制四朝宸翰。卷二、卷三为名人书释氏经册。卷四、卷五为无名氏书释氏经册。卷六载名人书释氏经卷。卷七为名人书释氏经轴与无名氏书释氏经轴。卷八为名人画释氏经册与无名氏画释氏经册。卷九、卷十为名人画释氏图卷。卷十一为无名氏画释氏图卷。卷十二为名人画释氏图轴。卷十三为无名氏画释氏图轴与名人画释氏合卷。卷十四为名人书刻本、旧刻本、释氏经册,绵线本释氏经册、图卷、卷轴,以及刻丝释氏图轴。卷十五为名人书道氏经册与无名氏书道氏经册。卷十六为名人书道氏经卷。卷十七为名人书道氏经卷,及无名氏书道氏经卷,名人书道氏经轴。卷十八为名人画道氏图册与无名氏、道氏图册,以及名人画道氏图卷。卷十九为无名氏道氏图卷。卷二十为名人道氏图轴与无名氏道氏图轴,以及名人书画释道合集。卷二十一为旧刻本道氏经册,与绣线、刻丝道氏图轴。卷二十二中第一部分是臣工画释氏经册、经卷、经轴;第二部分是臣工画释氏经册、经卷、经轴。第三部分是臣工书道氏经册与臣工画道氏图册。卷二十三依次是:御书石刻释氏经典、御书石刻道氏经典、御书木刻释氏经典、御定刻本释氏经典、御定刻本道氏经典等。卷二十四为供奉绘图与供奉经典。以上安排次序除卷一和卷二十三、二十四外,总分释氏在先,道氏在后,然后先书后画,再次是先名人后无名氏,再下是依册、卷、轴排列,最后分上等与次等。其中先释后道是用阮考绪《七录》之例,先书后画是用以往鉴赏家之通例。其它如不同的纸、墨与色,及标题、款识、印记题跋、高广尺寸等,较之《铁网珊瑚》之类,体例更详。
带秘殿珠林字词语
带秘殿珠林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