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尚能意思解释
应尚能(1902–02–25~1973–11–22),中国男中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作曲家。浙江奉化人。生于上海,卒于北京。1923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同年赴美国留学,先在密歇根大学工学院攻读机械工程,1927年毕业获理学士后转入音乐学院学习声乐,1929年毕业获音乐学士。1930年回国,在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任教。抗日战争爆发后,历任国立音乐院、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国立社会教育学院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先后任华东师范大学、北京艺术师范学院、中国音乐学院教授。
应尚能是中国最早研究与介绍欧洲传统声乐艺术的歌唱家。30年代初,即开始在上海举行个人独唱音乐会,其演唱曲目以中外艺术歌曲为主,尤以演唱F.舒伯特的艺术歌曲见长。他的演唱风格严谨朴实,声音丰满柔韧,富于抒情性。其演唱经验,在他写作的《我的声乐经验》、《以字行腔》(1981)等论著中有所阐述。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为培育中国声乐专门人才作出了贡献。应尚能还创作了歌曲、合唱曲和练声曲等共160余首,其中较重要的有歌曲《吊吴淞》、《国殇》、《无衣》、《带镣行》、《夜歌》和合唱曲《请告诉我》等。已出版的有《创作歌集》(1935)、《燕语》(1935)、《国殇》(1945)、《儿童歌曲集》和历史剧《荆轲插曲》(顾一樵编剧,1940)等歌集。还曾与黄自、张玉珍、韦瀚章等人合编《复兴初级中学音乐教科书》(6册),并著有音乐基础理论教材《乐学纲要》(1935)等。
带应尚能字词语
带应尚能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