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活动中介理论意思解释
人际关系活动中介理论(activity-medium theory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苏联20世纪60年代中期形成的一种群体社会心理学理论。代表人物是A.V.彼得罗夫斯基。该理论以群体的共同活动为中介,解释群体的内部过程、相互作用和成员间的相互关系等群体心理现象。
彼得罗夫斯基认为,人们按照共同活动的某些特征结合在一起形成群体。群体成员所从事的共同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一致性,又指向一定的社会目的,这样便产生了群体的兴趣、需要、目的、规范、价值、舆论等群体心理特征,以及群体成员间的亲近感、团结性等心理共同性。同时,由于群体成员参加了具有社会意义的共同活动,他们又和社会发生了联系。所以,共同活动是群体形成的根本原因。
群体可以划分为4种类型:①松散群体。个人间的关系不以共同活动的内容为中介的群体,如公共汽车上或晚会上偶然聚集在一起的人们。②联合群体或合作群体。个人间的关系是以对每个人都有意义的共同活动为中介的群体,如学习小组、生产班组等。③集体。个人间的关系是以有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的共同活动为中介的群体。④小集团。个人间的关系是以对成员有个人意义,但其目标却妨碍社会利益的(有时是反社会的)共同活动为中介的群体,如犯罪集团。
彼得罗夫斯基认为,以共同活动为中介是集体形成的因素。共同活动决定群体的类型,又是构成群体内部过程复杂程度的原因,并引发大量的人际关系现象,如集体成员自决、价值取向一致、群体有效情绪认同、参照性等。集体中的人际关系可归纳为三个层次:①表层。个体成员间的关系是建立在直接接触、情感联系基础之上的表面关系,如好感和反感、群体的相容、动作的协调、接触的难易、趣味是否相投等。②深层。个体成员间的关系是以群体共同活动的内容和价值为中介的深层关系。③核心层。所有群体成员都接受群体共同活动的统一目的,并在此基础上发展群体的内部关系。这是群体内人际关系发展的最高水平,达到这种水平群体才能变成集体。
带人际关系活动中介理论字词语
带人际关系活动中介理论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