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勒歌意思解释

敕勒歌(汉语拼音:Chile Ge;英语:The Song of Chile),中国古代敕勒族民歌。最早见录于宋代郭茂倩编《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本为鲜卑语,北齐(550~577)时译为汉语。

敕勒,秦汉时称丁零,魏晋南北朝时南方人称之为高车。主要居住在大漠南北,即今蒙古草原。敕勒族语言与匈奴略同。

估计此歌约产生于429~472年,即北魏朝中期。辞中唱道:“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首歌唱草原、歌唱家乡的牧歌,意象新鲜,格调苍劲,顿挫而又畅达,佚名的汉译者,用汉诗的杂言句式,传达出原作的情韵,致使此歌千古传唱。

明人胡应麟对此歌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给予了极高的评价:“齐梁后,七言无复古意。独斛律金《敕勒歌》……大有汉魏风骨。金武人,目不知书,此歌成于信口,咸谓宿根。不知此歌之妙,正在不能文者,以无意发之,所以浑朴莽苍,暗合前古。”(《诗薮》内编卷三)近代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以《敕勒歌》为范例,提出诗之境界说,并认为应以情感表现自然“不隔”为最高格。

带敕勒歌字词语

带敕勒歌字成语


上一字:成吉思汗的两匹骏马
下一字:白狼王歌

相关汉字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