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鸟故事意思解释
《猴鸟故事》(Bya Sprel Gtam Rgyud),中国藏族寓言体短篇小说。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作者尚无定论,有十三世达赖土登嘉措时的噶仲协噶岭巴、十二世达赖成烈嘉措、六世班禅罗桑班丹益西和多仁·丹曾班觉多种说法。故事采用猴鸟辩论的手法,以动物寓言或故事的形式出现,篇幅短小,语言精练,故事生动,寓意深刻。故事大意是:一座大山上,猴子、鸟儿和各种野兽本来各有其所,和平相处。可是,有几只顽劣的猴子却无故侵入鸟类的草坪,纵情吃喝玩乐。百鸟非常气愤,公推神鸟白松鸡去交涉,让猴子退出草坪。猴子不甘心,也派出代表进行辩论,纠纷扩大。鸟类为了保卫领土,又派鹦鹉和白松鸡向猴子提出武力解决的警告。猴子虽表面强硬,却内心畏惧,请兔子和公鸡出面调停。结果鸟类让出部分草坪给猴子,作为鸟类在猴子的树林中自由栖息和觅食的交换条件。从此,双方各守疆域,相安无事。全书共6章,采用散文与诗歌相间的混合体(说唱体)。诗文多用七音节句和八音节句,通俗易懂,活泼流畅,情节委婉曲折,运用大量生动的比喻,引用流行在民间的格言和谚语。《猴鸟故事》在藏族及其周边地区民族中广泛流传。
带猴鸟故事字词语
带猴鸟故事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