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叶草科意思解释

星叶草科(汉语拼音:Xingyecao Ke;英语:Сircaeasteraceae),双子叶植物纲木兰亚纲的一科。一年生无毛小草本,胚轴伸长成茎,两枚条形子叶在其下部宿存,在茎顶叶子簇生,顶部边缘有齿,具开放式二歧分枝的脉序。花簇生于叶丛中央,很小。萼片2~3,宿存。无花瓣。雄蕊1~3,与萼片互生。心皮1~3,离生,子房上位有1颗下垂的胚珠,受精后形成具钩状毛的瘦果。种子有丰富胚乳。仅1属1种(星叶草)分布于中国西藏东部、云南西北部、四川西部、陕西南部、甘肃南部、青海东部和新疆西部。

星叶草自1881年被发现以来,对其系统位置颇多争论,曾被认为应属于金粟兰科、毛莨科或小檗科,或接近三白草科。但星叶草有一系列独特的特征,如2枚子叶宿存,萼片2~3,雄蕊1~3,果实有钩状毛,花粉管通过胚珠中部进入胚囊,种子有细胞型的胚乳等,而与毛茛科等科有明显的区别。J.哈钦森于1926年在其《有花植物分类》一书中建立了星叶草科,得到不少学者的赞同。他将星叶草科放在小檗目中。美国学者A.C.福斯特则认为把这科放在广义的毛茛目中较好。

带星叶草科字词语

带星叶草科字成语


上一字:小檗科
下一字:毛茛科

相关汉字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