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苔纲意思解释

角苔纲(拼音:jiǎo tái gāng;英文:Aanthocerotae),苔藓植物门的一纲。演化上具特殊意义,系统上独立的一类植物。本纲仅角苔目(Anthocerotales)1目,下分2科:①角苔科(Anthocerotaceae),包括花角苔属(Aspiromitus)、角苔属(Anthoceros,异名Phaeoceros)、树角苔属(Dendroceros)和大角苔属(Megaceros);②短角苔科(Notothylaceae),仅有短角苔属(Notothylas)。全世界约300种,中国有10种。

叶状体多呈圆形,边缘浅裂,直径多1~3厘米。叶状体细胞近于六角形;每个表皮细胞内含一个大形、圆盘状的叶绿体,少数属种表皮细胞含2~3个大形叶绿体;腹面具由3个半月形保卫细胞组成的气孔(器),里面的空腔充满粘液,多着生有念珠藻属植物。精子器和颈卵器着生叶状体上表皮下的组织内。孢子体本无蒴柄,孢蒴1至数厘米,具气孔,成熟时呈荚状纵长开裂,中间为不育的圆柱状组织称蒴轴,稀缺失。不育细胞组成的假弹丝与孢子相混生。染色体除个别种n=9外,其余均为n=5或6。

多生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多生于田埂、河岸以及小溪边潮湿土坡。

对角苔纲的系统位置,有不同意见,曾长期做为角苔目(Anthocerotales),并推测其可能由裸蕨植物退化而来,因此排在苔类中最原始的位置。现苔类学家多偏向于认为角苔类植物呈现特化趋向,其系统位置应排列于苔纲之后。

带角苔纲字词语

带角苔纲字成语


上一字:藓纲
下一字:地钱

相关汉字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