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对流层上部槽意思解释

热带对流层上部槽( tropical upper-tropospheric trough ),暖季发生于北太平洋中部和北大西洋中部热带地区对流层上部的低压槽,又称大洋中部槽,英文简称为TUTT。它多活动于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中部北纬5°~25°间300百帕等压面以上的对流层上部,此槽在200百帕等压面上最明显。热带对流层上部槽由大洋东部向西南延伸,贯穿整个大洋中部,是暖季大气环流的一个重要系统。

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飞机观测的资料增多和 气象卫星的应用,人们在 热带海洋上发现了许多过去未知的 天气系统, 热带对流层上部槽就是其中的一个。它是首先在北太平洋中部的高空发现的,以后在大西洋中部也发现有类似现象,故统称为 热带 对流层上部槽或大洋中部槽。夏季在 热带高空200百帕等压面上,存在着低压 槽和高压脊的复合体(见图),脊线呈螺旋状,在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出现双重脊线;两脊之间即为 热带 对流层 上部 槽。 槽中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好。 槽的北侧为东风气流,经常出现卷云; 槽的南侧或东南侧为西风气流,可出现 对流云系,一般并不深厚;槽内冷性涡旋中心也常为晴空区,涡旋东南侧可出现深厚的 对流云系。在低空条件合适时, 对流云发展旺盛,由水汽凝结释放的潜热,使 对流层中 上部增暖,冷性涡旋趋于破坏,这时 热带 对流层 上部 槽减弱。有时, 热带 对流层 上部槽内的冷性涡旋加强,向下伸展至低空的东北气流中,诱使东风气流发生波动,甚至产生弱的 气旋性涡旋,极个别的可发展为 台风。 热带 对流层 上部 槽的强弱同低空 热带辐合带的强弱或台风发生的数量有密切的关系。据统计,西太平洋 热带辐合带强和台风发生较多的年份,大多是 热带 对流层 上部 槽较弱的年份,反之亦然。 热带 对流层 上部 槽中的冷涡生成后,一般可存在4~7天,以十分缓慢的速度西移,但低空东风气流中的气旋性扰动西移较快。当低空气旋性扰动移到高空冷涡东侧时,低空系统常被激发加强,当低空气旋性扰动移到冷涡中部或西部时,激发作用随即消失。北太平洋 热带 对流层 上部 槽的变化很大,在不太活跃时期, 槽中一般没有闭合的气旋式涡旋;在活跃时期,它可从亚洲大陆高空的高压脊以南向西延伸,直到南海上空,并在槽内形成一串冷性气旋式涡旋。

热带对流层上部槽的结构、发生发展机制及其对天气的影响,尚在深入研究之中。

带热带对流层上部槽字词语

带热带对流层上部槽字成语


上一字:热带辐合带
下一字:急流

相关汉字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