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觉寺金刚宝座塔意思解释
真觉寺金刚宝座塔(Vajra-Based Pagoda at Zhenjue Temple),中国佛塔。位于北京西直门外的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内。真觉寺创建于明永乐年间,又名正觉寺。因寺内金刚宝座塔的高基座上有五座小塔并峙,俗称五塔寺。1961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金刚宝座塔建于明成化九年(1473),是按照西域僧人板的达所贡的金刚宝座规式建造的。全部为石砌,分基台和五塔两部分。基台下部为须弥座,上部台身分为五层,每层皆雕出柱、栱、枋、檩和短檐。柱间为佛龛,龛内刻佛坐像。基台四周共有佛像381尊。基台上有造型相同的五座密檐式小塔,四角四座较矮,中央一座较高。五塔形制代表佛教经典中的须弥山,传说山上有五座山峰,为诸佛聚居处。此外,基台的梯口上尚有琉璃瓦罩亭一座。基台和小塔周壁雕刻题材十分丰富,有佛像、八宝、法轮、金刚杵、天王、罗汉以及代表金刚界五佛宝座的狮、象、马、孔雀和迦楼罗(“金翅鸟”)图样,属佛教密宗装饰题材。
金刚宝座塔,是按照印度比哈尔邦的菩提伽耶大塔设计的。敦煌壁画上见有此形之塔。此塔整体造型虽溯源于印度,但其比例、细部、构造、纹样皆明显地因承中国传统风格。
类似佛塔在中国尚有多座。昆明妙湛寺金刚塔建于明天顺二年(1458)。其基台为方形,上建五座瓶式喇嘛塔。基台四面作券洞,十字对穿,俗称穿心塔。呼和浩特市慈灯寺金刚宝座舍利塔建于清雍正五年至十年(1727~1732),塔身全部以雕砖作为装饰材料,并且配以绿色琉璃瓦檐和攒尖顶方罩亭,全塔建筑风格更富于中国风格。北京碧云寺金刚宝座塔建于清乾隆十三年(1748)。它的基台上除五座小型密檐塔以外,还有两座小型喇嘛塔,实际上是七塔并峙。北京西黄寺清净化城塔建于乾隆四十七年,为纪念六世班禅喇嘛而建。全部为汉白玉石造,基台为“亞”字形平面;基台上列五座石塔,中间一座为瓶式塔,顶部有镏金宝瓶,四角各设八角经幢式塔一座,造型同印度式金刚宝座塔差异较大。此外,如北京玉泉山静明园的妙高塔、五台山圆照寺塔也是金刚宝座式,但五小塔皆为喇嘛塔。上列诸塔各具特点,反映出古代匠师不拘一格的创作手法。
带真觉寺金刚宝座塔字词语
带真觉寺金刚宝座塔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