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日意思解释
凌日(transit),“凌”是中国古代固有的天文术语。太阳系的内行星的圆面投影在太阳表面的现象称为“凌”,如金星凌日、水星凌日。大行星的卫星的圆面投影在母行星表面的现象也称为“凌”,如木卫三凌木星、土卫二凌土星、天卫一凌天王星。
水星和金星绕日公转过程中,有时会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此时地球上的观测者可看到小黑点状的水星或金星在日面上自东向西缓缓移动,这一天象即是凌日。天球上水星的视圆面很小,观测水星凌日必须借助望远镜。金星的视圆面较大,不用望远镜也能观察金星凌日。
由于水星和金星的公转轨道和黄道之间的倾角分别为7.0°和3.4°,所以每逢“下合”,即水星或金星与太阳在天球上的黄经相同时,并不必然会发生凌日现象。只有当水星或金星的下合发生在黄道面附近,即它们和地球都处在接近轨道的交点位置才能有凌日。地球每年11月10日前后经过水星升交点,5月8日前后经过水星降交点,所以水星凌日只能出现在这两个日期。同样金星凌日只能发生在12月9日附近和6月7日前后。水星凌日平均每百年发生13次。最近的两次分别是2003年5月7日和2006年11月9日。金星凌日则每两次为一组,两次之间相隔8年,而两组之间分别相隔105年和122年(见表)。
望远镜发明后600年内的金星凌日日期:
1631-12-7 ;1639-12-4/5;1761-6-6 ;1769-6-4;1874-12-9;1882-12-6/7;2004-6-8 ;2012-6-6; 2117-12 -11; 2125-12-8/9; 2247-6-11; 2255-6-9
根据文献记载,第一次观测到水星凌日的是1631年的法国天文学家P.伽森狄。在910年,阿拉伯科学家法拉比首次借助滤光片发现金星凌日现象。第一位根据行星运动规律阐明并预报金星凌日的是德国天文学家J.开普勒。
带凌日字词语
带凌日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