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鸣乐器意思解释

体鸣乐器(idiophone),以一定形状的发声物质为声源体,在自由状态下(不予变形或附加张力等)受激发声而无其他媒介振动体的乐器。是现代乐器分类法中的五大类之一。

体鸣乐器是人类原始时期最早拥有的乐器。它主要包括打击乐器类中除鼓外的其他乐器,还包括传统分类法未能列入的一些乐器,如口簧、非洲的散扎、八音盒、玻璃琴等。此外,常用作乐器的生产和生活器具,如缶、中国古代的水盏、中国台湾省的乐杵、欧美的乐杯和印度的贾尔达伦格乐碗等亦包括其中。还包括仿声器或效果器,如乐砧、橇铃和蹄声壳等。

体鸣乐器多数无固定音高,发音不和谐,在乐队中主要用于增强节奏和效果,常称为节奏乐器、噪声器或响器等。有些体鸣乐器有固定音高或按音阶定律,被称为乐音乐器或旋律乐器,如编钟、云锣、木琴、钟琴和钢鼓等。

体鸣乐器种类多,用途广,除用于音乐和各种文艺领域,还普遍用于宗教、战争、生活和各种信号。在多数乐队中,体鸣乐器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有些乐队中,体鸣乐器还是主要乐器。如中国的十番锣鼓、陕西鼓乐,以及印度尼西亚的佳美兰乐队、加勒比地区的钢鼓乐队、欧美的节奏乐队和有些爵士乐队等。不仅木琴等旋律乐器常用于独奏,有些无固定音高的乐器,如拍板和响板等也用于独奏,这些乐器皆有独特的表现性能。

体鸣乐器一般按不同的激发方式分为以下8类:①碰奏体鸣乐器。成对或两个以上声源体互碰发声,如铙、拍板等。②击奏体鸣乐器。声源体受击发声,如钟、磬、锣、木琴等。③摇奏体鸣乐器。借摇动发声,常统称为摇响器,如沙槌、橇铃、哗啷棒、印尼的安格隆等。④刮奏体鸣乐器。借在声源体的锯齿状表面搔刮发声,如中国古代的敔、南美的嘎声筒等;或借齿轮旋转拨动舌簧状板片发声,如齿轮嘎声器,这类乐器也常称为刮响器、蛙鸣筒或嘎声器。⑤拨奏体鸣乐器。舌簧状声源体,借拨动其自由端发声,如口簧、散扎、八音盒等。⑥擦奏体鸣乐器。借摩擦声源体发声,如乐锯、乐杯、玻璃琴、钉琴等。⑦捣奏体鸣乐器。指一些借在地面或其他硬物表面震捣发声的乐器,如中国古代的雅、乐杵、台湾省的竹捣筒和踢踏舞鞋等。⑧跺奏体鸣乐器。指一些借跺足发声的板体,如所罗门群岛和新赫布里底群岛等地岛民舞蹈时跺足击节用的板。

此外尚有几种借气流激发的体鸣乐器,如中国、日本的鼓珰和风鸣钢琴等。

带体鸣乐器字词语

带体鸣乐器字成语


上一字:助奏
下一字:气鸣乐器

相关汉字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