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法系意思解释

大陆法系(英语:continental law system),包括欧洲大陆大部分国家从19世纪初以罗马法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法律制度,以及其他国家或地区仿效这种制度建立的法律制度。是西方国家中与英美法系并列的渊源久远和影响较大的法系。在西方法学著作中多称民法法系,又称罗马–日耳曼法系成文法系。中国法学著作中惯称大陆法系。

古代罗马法反映和调整了罗马奴隶制社会高度发达的简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法律关系,以完备的法律形式维护私有制。中世纪中后期,罗马法在欧洲传播较广,从而产生了一些熟谙罗马法的学者和官吏。近代资产阶级在推翻封建制度以后,比较完整地采纳罗马法的体系、概念和原则,加以修改和发展,以适应资本主义的需要。1804年拿破仑按照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口号以及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和自由竞争的原则,亲自指导制定的《法国民法典》,就是这一法系中最典型的立法。德国统一后的法律虽然带有封建残余性质,但是1896年的《德国民法典》在立法原则和立法技术上都更为精细完备,也是大陆法系的代表性法典之一。

大陆法系的特点是:①明确立法与司法的分工,强调成文法典的权威性。虽然也允许法官有自由裁量的余地,并承认判例和习惯在解释法律方面的作用,但一般不承认法官的造法职能,强调立法是议会的权限,法官只能适用法律,决案必须援引制定法,不能以判例作为依据。②比较强调国家的干预和法制的统一,尤其在程序法上如此。例如,许多法律行为需要国家的鉴证、登记,检察机关垄断公诉权,庭审采取审问制,以及法院的体系统一等等。③重视法律的理论概括,强调法典总则部分的作用,这是罗马法的一种传统。英美法系至今没有如大陆法系那样严密的理论概括,法令也只着重分则。④注重法典的体系排列,讲求规定的逻辑性、概念的明确性和语言的精练。

随着欧洲一些殖民国家的向外扩张,大陆法系也扩及拉丁美洲、非洲、亚洲等地。由于源流不同,大陆法系大体又可分为法、德两个支系,法国、比利时、意大利、西班牙和拉丁美洲各国属于前者,而德国、奥地利、瑞士和日本等国则属于后者。在同一法系各国中,有的国家又具有较大的特点,如日本、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各国以及荷兰等国。

带大陆法系字词语

带大陆法系字成语


上一字:日本国宪法
下一字:议会制度

相关汉字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