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度论意思解释
大智度论(汉语拼音:Dɑzhidu Lun;英语:Dazhidu Lun),印度佛教论书。简称《智论》、《大论》等。龙树著。为论释《大般若经》之作。古印度时期龙树菩萨(约三世纪)撰,由中国南北朝后秦鸠摩罗什(344年-413年)译成中文。100卷。后秦弘始四年(402年)于长安逍遥园 西明寺始译,至弘始七年(405年)译讫。
此论系释《大品般若经》的论书。据卷首僧叡序,本论原有10万偈,经鸠摩罗什略译而得百卷,全译本应有千余卷。此论对经中的性空幻有等思想有所发挥,被称为论中之王;先举出法相的各种不同解释,以此为尽美;归结为无相实相、法性空理,以此为尽善;包含大量印度佛教思想材料。
主旨仍在阐扬性空幻有,与《中论》、 《百论》、《十二门论》为中国佛教三论宗等所重。
带大智度论字词语
带大智度论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