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í bǎn

泥版

  • 词语读音ní bǎn
  • 词语注音ㄋㄧˊ ㄅㄢˇ
  • 繁体字形

基本解释

泥版 泥版是古代两河流域地区(公元前30—6世纪)使用的一种书写材料。这是用抹平了的润湿柔软的泥巴嵌在木板上而成,然后用削成三角尖的芦苇杆、木棒或骨棒当“笔”在上面写字或用芦苇杆在上面压刻各种图形。

词语解释

辞典解释

泥版ní bǎnㄋㄧˊ ㄅㄢˇ

印刷术上为复制印版的母型。西元一八○四年由英国人史坦荷(Earl of Stanhope)​伯爵所发明。作法是将黏土平涂成版,覆于活字排成的印版上,用力一压,泥面就陷成阴文。在使用时浇镕铅于泥面,即成阳文铅版。但泥版一经浇铅,就会破碎,故只能浇铸一次。

网络解释

泥版

泥版是古代两河流域地区(公元前30—6世纪)使用的一种书写材料。这是用抹平了的润湿柔软的泥巴嵌在木板上而成,然后用削成三角尖的芦苇杆、木棒或骨棒当“笔”在上面写字或用芦苇杆在上面压刻各种图形。

带泥版字词语

带泥版字成语


上一字:答貺
下一字:版面設計

相关汉字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