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ì gǔ

地骨

  • 词语读音dì gǔ
  • 词语注音ㄉㄧˋ ㄍㄨˇ
  • 繁体字形

基本解释

地骨 地骨皮呈筒状或槽状,长3~10cm,宽0.5~1.5cm,厚0.1~0.3cm。外表面灰黄色至棕黄色,粗糙,有不规则纵裂纹,易成鳞片状剥落。内表面黄白色至灰黄色,较平坦,有细纵纹。体轻,质脆,易断,断面不平坦,外层黄棕色,内层灰白色。气微,味微甘而后苦。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古人谓大地的骨骼,指石。又称“土骨”。枸杞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三•枸杞、地骨皮》。

网络解释

地骨

地骨皮呈筒状或槽状,长3~10cm,宽0.5~1.5cm,厚0.1~0.3cm。外表面灰黄色至棕黄色,粗糙,有不规则纵裂纹,易成鳞片状剥落。内表面黄白色至灰黄色,较平坦,有细纵纹。体轻,质脆,易断,断面不平坦,外层黄棕色,内层灰白色。气微,味微甘而后苦。

带地骨字词语

带地骨字成语


上一字:地仙
下一字:地下室

相关汉字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