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
概况介绍
唐朝著名诗人。荆州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人,先世居南阳棘阳(今河南省新野县东北)。出身官宦世家,曾祖文本、伯祖长倩、伯父羲,皆官至宰相,因其父早亡,他少时已家道没落。孤贫而勤奋好学,博览经史。少时隐居嵩阳读书,15岁时移居登封,后又移居颍阳20岁至长安,献出阙下。此后10年屡次往返于京洛间。开元二十九年(741),北游河朔。天宝三年(744)中进士。天宝八载(749)为安西(今新疆库东县)节度使高仙芝幕中掌书记,两年后回长安。天宝十三年(754),又随封常清出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往来于北庭及军府所在地轮台之间,他的边塞诗大多作于此时。肃宗至德二载(757),入朝任右补阙,后历任起居舍人、虢州长史。代宗时一度任关西节度判官,后出为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后客死成都,终年56岁。早年多有山水诗作,意境新奇。后三次出塞,且在安西、北庭、关西节度幕中任职,生活在东北、西部和北部边陲要地,对边塞生活非常熟悉。《唐才子传》说:“参累佐戎幕,往来鞍马风尘间十余载,极征行离别之情,城障塞堡,无不经行。”这样的经历,给他的边塞诗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生活基础。他以浓墨重笔描绘边塞的奇景异境,热情歌颂将士不畏艰苦、勇往直前的精神。岑参的边塞诗多是即事命题,采用不同韵律的歌行体,形式富于变化,使声调极适合内容的表达。想象奇特,感情炽热,形成奇伟宏丽、气势磅礴的风格。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等名句历来脍炙人口。他的《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碛中作》、《逢入京使》和上面提到最为典型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等,都是唐代边塞诗中的名篇。岑参擅长七言歌行和七绝,最受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称赞,“以为太白、子美之后一人而已”(《跋岑嘉州诗集》)。与高适齐名,同为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在盛唐诗坛占有重要地位。《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有《岑参集》10卷,已不存。后人辑有《岑嘉州诗集》8卷,今传。闻一多著有《岑嘉州系年考证》。今存其诗403首。事迹见《唐才子传》及其《感旧赋》,史书无传。带岑参字词语
带岑参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