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庄
概况介绍
旧中国信用机构之一,从银钱兑换业务发展而来。清代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上海等地,与北方各省及华南等地的银号性质相同。很多地方两种名称并存,也有把规模较大的称银号,较小的称钱庄或钱铺。经营钱币兑换和存放款业务,有的还发行银钱票。晚清为钱庄、银号最盛时期。其活动中心先在北京,同治后渐移上海。1876年(光绪二年),上海单是加入钱业公会(所)的汇划庄就达一百零五家。1908年颁布《银行则例》所列举的票据贴现、短期折息、存款放款、买卖生金银和兑换、代收票据、发行汇票及银钱票等业务,多为钱庄所经营。上海等地钱庄还得到外国在华银行的信用贷款。后主要业务为中国民族资本银行所取代。建国后大多停业。1952年,上海等少数地区未停业之钱庄,与私营银行、信托公司一起组成公私合营银行。带钱庄字词语
带钱庄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