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概况介绍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世家大族控制政权的真实写照。世族制度是按门第等级严格区别世族与庶族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上的不同地位,以维护高门贵族特权的等级制度。西汉以后,一些大地主与儒学相结合,就可以世世代代做官,他们被称为“士族”或“世族”。“士族”是指他们掌握儒学及文化知识,“世族”是指他们世代做官。东汉以后,“选士而论姓族阀阅”,一批世代为官的世家大族开始形成。世族制形成过程中,曹丕推行九品中正制起了重要作用。主要是由于中正官一职多为世族出身的官僚所把持,世家大族利用这一制度垄断了政府的重要官职,使这一制度成为他们培植私人势力的重要工具。形成了“公有公门,卿有卿门”的世代相传,等级森严的世族制度。世族在政治上世代为官,并能逍遥法外;经济上按品官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人口,有免除赋税的特权;社会地位高人一等,不与无特权的庶族(又称寒门)联姻和同乘共坐。所以东晋熊远说:“举贤不出世族,用法不及权贵。”另外没有特权的人被称为“庶族”,“世”“庶”之间有严格的等级界限。庶族寒门要做官、免役,就必须通过行贿,依附于世族。庶族做官后,依然受世族的歧视。

带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字词语

带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字成语


上一字:古老的党项族
下一字:北周

相关汉字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