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颢
概况介绍
唐朝诗人。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开元十年(722)或次年登进士第。开元年间,曾任职于代州都督府。天宝初,入朝为太仆寺丞,官终尚书司勋员外郎。天宝十三年(754),卒。《旧唐书》本传说他:“有俊才,无士行,好捕博饮酒。及游京师,娶妻择有貌者,稍不惬意,即去之,前后数四。”这种生活作风,造成他早年的诗风浮艳轻薄。《新唐书》本传上说:“初,李邕闻其名,虚舍邀之,颢至献诗,首章曰:‘十五嫁王昌。’邕叱曰:“小儿无礼!”不与接而去。他后来有过一段边塞生活,诗风大有转变。《河岳英灵集》云:“颢年少为诗,名陷轻薄。晚节忽变常体,风骨凛然,一窥塞垣,说尽戎旅。”显现出慷慨豪放、优美明快的意境。其代表作七律《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沈德潜评曰:‘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古之奇。”据传说,李白登黄鹤楼,见崔颢这首题诗,叹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竟无作而去。崔颢另有《行经华阴》、《长干曲》、《题潼关楼》等诗,都很著名。《全唐诗》存录其诗42首,明人辑有《崔颢集》。带崔颢字词语
带崔颢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