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颁行《三经新义》

概况介绍

详情内容

熙宁八年(1075)六月,宋朝廷颁行《三经新义》,作为学校的教材。熙宁元年(1068),王安石以翰林学士侍讲《尚书》,宋神宗曾要求王安石重新训释六艺。熙宁五年,宋神宗又对王安石谈及当时经术人人乖戾,督其将所著颁行于天下。
熙宁六年,宋廷鉴于“举人对策,多欲朝廷早修经,使义理归一”,于是设局置官,训释《诗》、《书》、《周官》含义,命王安石提举经义局。熙宁八年,《诗义》、《书义》、《周官义》修成进上御览,以副本送国子监镂版颁行。《诗义》、《书义》、《周官义》(即《三经义》)的训释主要是根据王安石的经说立论的,其中《周官义》是王安石亲自执笔。王安石治经,不拘于章句名物,认为“圣人之术,在于安危治乱”。《三经新义》的训释就是按此原则进行的,其目的在于为变法服务。

带宋颁行《三经新义》字词语

带宋颁行《三经新义》字成语


上一字:安平桥建成
下一字:尉迟迥之乱

相关汉字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