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索貌阅输籍之法

概况介绍

“大索貌阅”是隋文帝为了增加赋役来源,检查整顿户口的政策。南北朝以来,户口隐瞒情况很严重。农民为了逃避赋税徭役,或虚报年龄,或依附豪强做佃农,完全脱离国家户籍,使户籍与实际情况不符。这种现象大大减少了国家对人口的控制和赋税来源,削弱了国家经济力量,并且增强了各地豪强大族的势力。隋朝建立后,乃严厉检查户口。585年,隋文帝令各州县“大索貌阅”,根据年龄和面貌,详细检查户口,发现隐瞒不实的情况,里正党长都要办罪。这次检查户口的结果,得到44万余丁,164万余口。“输籍之法”是隋文帝增加政府纳税人口整顿户口的政策。由政府规定各级民户所应负担的赋税徭役数目,并且从轻定额,使之低于豪强地主对依附农民的榨取量,再由政府规定划分户等的标准。过去依附豪强的农民,觉得做政府的编户比做豪强的属民所受的剥削为轻,于是都纷纷向地方政府报出自己的户口,向政府纳税服役。这样,大量隐漏户口检查出来,使政府掌握的纳税户口大为增加,加强了政府的经济力量,削弱了豪强地主的力量。

带大索貌阅输籍之法字词语

带大索貌阅输籍之法字成语


上一字:宋徽宗 蔡京的腐朽统治
下一字:僧一行

相关汉字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