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隍庙

概况介绍

原建于西安东城内九耀街,明宣宗宣德八年(1433年)移至于西安西大街。清雍正元年(1723年),大火庙被焚,同年重建。以后,乾隆、嘉庆、道光、光绪又多次翻建,扩建,而成为道教在西北有名的庙宇。这座城隍庙占地广、规模大,庙外原有座木结构的五间大牌坊,斗拱出檐,上盖绿琉璃瓦,极为壮观。庙宇的中间甬道是用大条青石铺成,二门里的正殿就是城隍殿,供奉坐像城隍。过去,农历每月初一、十五日开庙;三月初七、初八、初九连续开庙三天。现在正殿尚存。

带城隍庙字词语

带城隍庙字成语


上一字:《古兰经》
下一字:汉代任用制度

相关汉字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