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融

概况介绍

唐朝诗人。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县)人。自幼刻苦学习,富于辞藻。龙纪初(公元889),及进士第。韦昭度讨蜀,表为掌书记,后升迁为侍御史。因事牵连而去官,流浪荆南,投靠节度使成汭。久后,召为左补阙,以礼部郎中为翰林学士,拜中书舍人。昭宗为宦官韩全晦等劫持,朱全忠、李茂贞等均欲问鼎长安。天复元年(901),昭宗复位,群臣称贺,时帝有指授,融作诏书10多篇,语当意详,挥毫而就,昭宗大为赞赏,官升户部侍郎。是年末,朱全忠兵犯京师,昭宗被劫至凤翔,吴融未及相从,客居阌乡。不久召为翰林承旨,卒于官。融工诗善文,他与贯休、尚颜、韩偓、方干等皆有唱和,其诗多为流连光景之作,风格靡丽,少数篇章反映了社会现实。《金桥感》、《彭门用兵后经汴路》等反映了唐末的战乱。组诗《华清宫》讥刺封建统治者腐朽享乐、殃民祸国,较为深刻。如“渔阳烽火照函关,玉辇匆匆下此山。一曲霓裳听不尽,至今遗恨水潺潺。”深沉忧国,讽意明显。其余多为抒写羁旅之作,追求靡丽,思想价值不高。有《唐英集》传世。《全唐诗》存录其诗4卷,《新唐书·艺文志》存录其诗4卷、文1卷。

带吴融字词语

带吴融字成语


上一字:王殷
下一字:李诵

相关汉字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