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皇后
概况介绍
祖先为北魏拓拔氏,属鲜卑族人,经过南北朝民族大融合,已经被汉化。父亲长孙晟,字季。涉史书。长孙皇后自幼酷爱文史,聪明灵俐,十三岁时“嫔于太宗”,入宫后一直与李世民生活在一起,深得赏信。唐初,帝常把朝中之事告诉她,征询其意见,她从不在皇帝枕边甜言密语地干涉朝政,不仅自己不“豫文政事”,而且也“不愿兄弟子侄布列朝廷”。她熟谙汉朝的历史,深知吕后当权的结果是“诸吕”皆被诛杀。认为保护子孙宗族安全的唯一办法是“慎勿处之权要”。遇有触及皇室根本利益时积极参与政事,且有远见。贞观之初,太宗欲杀魏征,长孙氏挺身而出,救魏征。在后宫她按法而治,太宗发怒时,她实事求是地排难解纷,避免暴怒的夫君把事情弄糟,既按法处置,又不令臣下含冤受屈,替皇帝解除了许多后顾之忧。她对子女要求甚严,不让他们过分追求物质享受,从不违反皇家制度,不搞特殊待遇,要太子立德扬名。她从不与妃嫔争宠,对下嫔所生的豫章公主“慈爱逾于所生”;嫔妃媵侍生病,她“辍己之药膳以资之”。贞观八年(634),染疾在身,太子劝她赦囚徒,以求福助,但她不肯因此乱天下法,她对祸福善恶、佛教、道教采取极理智的态度。贞观十年(636),长孙皇后病危,留下“因山而葬”的遗嘱,六月,病逝,葬于昭陵。唐太宗亲著表序,刊镌陵左。她生前著有《女则》十卷,并撰写了一些论文。带长孙皇后字词语
带长孙皇后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