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岘

概况介绍

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折节下士,长于吏治,天宝年,累迁京兆尹。玄宗幸温汤甸,众臣争献珍宝以媚上,岘独无所献。杨国忠告发安禄山不法事,令岘搜扑禄山宅邸,岘扑得禄山下属安岱、李方来等,缢杀之,禄山怒,玄宗惧禄山变,乃出岘为零陵太守,岘为政得人心,时京师米价昂贵,百姓乃作民谣曰:“欲粟贱,追李岘”。至德二年(757),岘迁京兆尹,封梁国公,乾元二年(759)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与吕諲、李揆、第五琦同辅政,岘威望最著,事多独断。监察御史孙蓥、刑部侍郎李晔、大理卿权献等审马坊押官盗掠案,不称肃宗心,肃宗贬流蓥、晔、献等。岘以为责罚太重,肃宗怒,出岘为蜀州刺史。代宗立,授岘礼部尚书兼宗正卿,不久拜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不过一个月,为人所谮,失宠,罢相,授太子詹事,迁吏部尚书、检校兵部尚书兼衢州刺史。卒年五十八。岘兄峘、峄皆任高官,故岘门列三戟。

带李岘字词语

带李岘字成语


上一字:左右羽林军
下一字:郑虔

相关汉字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