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承祯

概况介绍

唐朝著名道士。字子微,号白云子。河内温县(今属河南)人。南朝齐梁时著名道家陶弘景的三传弟子,初与潘师正(陶弘景二传弟子)在嵩山学方术,后隐居淅江天台山。他多次受召入宫,曾受到武则天、唐睿宗、唐玄宗的器重,于宫中讲道论法,并向唐玄宗传授符箓之术。后玄宗为召见之便,命他于王屋山,自选胜地,建坛室以居。于是他由原来隐居的天台上,移居王屋山阳台观。他与当时的达官显贵、文人学士、社会名流,交往广泛,颇有名气。他对传统的道教思想大力改革,提倡去欲主静的道教学说,革除炼丹服药以及神仙方术等弊习,吸收佛教天台宗的止观法门和禅宗的见性成佛的学说,强调“修心”、“主静”。认为“静”是产生智慧的基础,“动”是产生邪恶的源头。引导人们修心养性,脱离一切尘俗,心里“不著一物”,以“自入虚无”达到“道”的最高境界。他主张清静无为,要“应物而不为物累”,即人在尘世而心入仙界,诱导人们脱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而转向神秘的自我修养,是一种主观主义的认识论。司马承祯著有《修真秘旨》、《坐忘论》、《天隐子》、《道体论》、《服气精义论》等。还曾受唐玄宗的旨意,用三种字体书写了《老子经》并进行了校勘。

带司马承祯字词语

带司马承祯字成语


上一字:张巡
下一字:参军戏

相关汉字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