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流支
概况介绍
菩提流支,或称菩提留支,又称道希,北魏高僧,佛经翻译家,北印度人,大约生活在公元五世纪至六世纪之间。宣武帝永平元年(508),携大量梵本,经葱岭到达北魏都城洛阳,受到宣武帝的礼遇,居住在永宁寺,从事佛经翻译。后入居东魏都城邺城(今河北磁县西南)。到天平二年(535),前后二十余年中,译著很多,据唐代《开元释教录》,有《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弥勒菩萨所问经》、《入楞伽经》、《十地经论》、《法华经论》、《无量寿经论》等三十部,一百零一卷。其译著偏重大乘瑜伽行派的学问。所译《入楞伽经》对于北方禅师的修禅有一定影响,又以《观无量寿经》授给僧人昙鸾,并译有《无量寿经论》,对于佛教净土宗的建立起了很大作用。带菩提流支字词语
带菩提流支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