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省六部
概况介绍
官署合称名。隋时指尚书省、门下省、内史省和尚书省所辖的吏、礼、兵、都官、度支、工六部。唐因隋制,将内史省恢复中书省原称,改六部的都官、度支为刑部、户部(初称民部),列秩为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在唐高宗以前。三省长官都是实授宰相。都参与国家大政的谋议,只是三省的分工各有侧重。中书省掌制令决策;门下省掌封驳审议;尚书省及其所属六部执行大政,凡国家的行政庶务,无所不统。三省的明确分工,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封建国家的政治清明、减少决策上的失误;而三分相权的结果,又可避免一相擅权,有利于君主专制。总之,封建统治者为了保证其统治地位的巩固,竭尽全力完善其统治制度。但无论其如何费尽心机,只要地主阶级的封建特权制度不予废除,所谓政治清明只不过是表面的、暂时的现象而己。因为封建特权制度必然导致政治腐败。三省的分工和互相制约,到唐玄宗天宝年间(742—755)已经完全失去作用就是证明。带三省六部字词语
带三省六部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