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文帝改革
概况介绍
北魏历史上和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事件。北魏前期的一系列统一战争使北魏国力大为消耗,而且,阶级矛盾也日益发展起来,延兴元年(471)孝文帝即位后,农民起义接连不断。就外部环境而言,孝文帝时期,北魏同南朝的力量已趋均衡,漠北的柔然也很衰弱。在国内阶级矛盾已趋尖锐和外部环境有利的情况下,孝文帝在位时期,北魏统治者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太和十四年(490)以前,孝文帝由冯太后辅政,她主持实行了以下改革:(1)太和八年(484),实行班禄制,按品秩的高低给官员发放俸禄,并整顿吏治,规定地方守宰任期以治绩好坏而定,俸禄之外贪污帛一匹以上者处死;(2)太和九年(485),颁行均田制,政府按一定的标准授给农民、奴婢、耕牛数量不等的露田、桑田、麻田等各种土地,同时,颁行新的赋役制,规定受田农民按一夫一妇为单位上缴赋税;(3)太和十年(486),废除宗主督护制,推行三长制,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由三长负责检查户口和征收赋役。太和十四年(490)孝文帝亲政后,继续进行改革,包括两大方面的内容,(一)把都城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到洛阳,(二)改革鲜卑旧俗,推行汉化,改穿汉服,改说汉语,改用汉姓,重新评定姓氏等级,倡导鲜卑贵族和汉人士族通婚,加强鲜卑贵族和汉人士族的联合统治。历史上把孝文帝统治时期(471—499)由冯太后和孝文帝主持实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社会各方面的改革统称为孝文帝改革。孝文帝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巩固了北魏政权,促进了民族融合,加速了北魏封建化的进程,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导致孝文帝统治后期和随后的宣武帝时期的大繁荣。北魏统治者审时度势,高瞻远瞩,把握时机,破旧立新,力行改革,很值得借鉴。带孝文帝改革字词语
带孝文帝改革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