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夏之间的战与和

概况介绍

宋与西夏之间的战争主要有3次。1040年,西夏骑兵成群出动,抢劫北宋边境的物资,并向延州(今延安)进攻,北宋军队万余被击溃,主将刘平、石元孙被俘,这是西夏对宋的第一次用兵。北宋王朝惊慌失措,只好派大臣夏竦、韩崎、范仲淹对付西夏的侵扰。1041年,韩崎派任福率8000名壮士出击,元昊以10万精兵进行对抗。任福等几支军队会合于好水川(今甘肃平凉)西北,西夏骑兵有意北遁,引诱宋军深入,任福等领兵猛追,人马疲敝不堪,宋军追到六盘山下,被西夏伏兵冲垮。任福力战阵亡,宋军死伤一万多人,几名大将阵亡,这是西夏对宋的第二次用兵。1042年,西夏骑兵又攻入固原,宋军损失惨重,宋将葛怀敏战死,大批士兵被俘。西夏军队攻入甘肃平凉,在周围600里内杀掠居民。从1040年开始,元昊对宋的战争,大多以宋的失败结束。宋朝经过几次战斗失利,采用范仲淹主张在沿边防御。宋夏之盟是1044年宋朝和西夏订立盟约。宋、夏几次冲突,使西夏统治者感到得不偿失,战后贸易中断,战争不仅付出大量军费,又失去宋朝每年给予的岁币,造成财力不足。战后贸易中断,西夏人民生活必需的茶、布缺乏,赋税不断加重,人民厌恶战争。西夏统治者在人民的压力下,被迫于1043年派出使臣,与宋和好。双方议定:恢复互市,宋朝封元昊为夏国主,西夏向宋朝称臣;宋朝每年给西夏银7.2万两,绢帛15.3万匹,茶3万斤。元昊表示“世世遵守,永为和好”。从此,宋、夏维持了长时间的和好关系,双方边境贸易活跃,促进了宋、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带宋夏之间的战与和字词语

带宋夏之间的战与和字成语


上一字:女真完颜部的发展
下一字: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及特点

相关汉字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