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虺和伊尹

概况介绍

仲虺和伊尹是古代良相的楷模。仲虺又叫莱朱,是商汤时期的著名大臣。他与伊尹并为商汤左、右相,辅佐商汤完成大业。《左传·定公元年》记载:“薛之皇祖奚仲居薛,以为夏车正,奚仲迁于邳。仲虺居薛,以为汤左相”。可知仲虺为奚仲之后,商汤之左相,居于薛。薛,在今山东省滕县南40里。身为商汤的“左相”,仲虺在商代初年的政治生活中居于重要地位。《尚书·序》中曾经提到“仲虺作诰”。《墨子·非命上》:“仲虺之告曰:我闻于有夏,人矫天命,布命于下,帝伐之恶,龚丧厥师”。仲虺在政治上有一套自己的见解。伊尹是商初重臣之一。相传伊尹生于伊水边,成年后流落到有莘氏,以耕地为生,地位虽卑,而心忧天下。他见有莘氏国君有贤德,想劝说他起兵灭夏。长期观察,伊尹终于发现,有莘国小力弱,不足以担当灭夏重任。只有汤才是理想人选,决定投奔汤。其时汤娶有莘氏之女为妃,伊尹自愿作陪嫁奴隶,随同到商。汤看到伊尹是一个有才能的人,就免去他奴隶身份,任命他为右相。汤有了仲虺和伊尹的辅佐,一方面鼓励商人发展生产,积蓄力量,同时团结与商友好的诸侯、方伯。归商的诸侯很快增加到40多个,商汤的势力越来越大。

带仲虺和伊尹字词语

带仲虺和伊尹字成语


上一字:天津戏剧场所的繁盛
下一字:平津失守

相关汉字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