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大运河

概况介绍

隋朝大运河是我国最长的一条人工运河。隋炀帝统治时期,为了加强对南方的控制,沟通南北交通,同时也为了个人的巡游享乐,利用天然河流和旧渠道,开凿了以洛阳为中心,北起涿郡(今北京),南到余杭(今杭州)的大运河。大运河分为四段:北段从涿郡(今北京城西南)到洛阳,名为永济渠。引沁水南到黄河,北到涿郡。中段自洛阳到山阳(今江苏淮安),名为通济渠。从洛阳西引谷、洛二水到黄河,再从河南荥阳东北引黄河水入汴水、泗水,最后到淮水。又从山阳起,再疏导春秋末年吴王夫差所开的邗沟,南达江都(今江苏扬州)。南段自京口(今江苏镇江)到余杭,称为江南河。这是一条水面宽30至70米的南北大运河。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5000多里,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水利工程之一。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联系,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对加强我国的统一,促进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起了重大作用。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也是我国古代水利科学技术的成就。隋朝大运河对以后京杭大运河的开通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开通都起了很大作用。

带隋朝大运河字词语

带隋朝大运河字成语


上一字:绿林起义
下一字:唐宪宗

相关汉字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