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白鹅
象山白鹅介绍
象山白鹅以其早期生长速度快、肉质好、经济性状优而闻名,当地群众称之“边吃边拉,六十日好卖”。在放牧为主的饲养条件下,肉鹅70日平均体重3.9千克,在补饲的情况下可达到4.1千克。象山白鹅肉质细嫩、营养价值高,鹅肉脂肪含量低,且分布均匀,氨基酸种类齐全,特别是赖氨酸的含量高于猪、鸡肉的一倍。以食绿色青草为主的象山白鹅,其肉中农药、抗生素、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残留量极低,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绿色食品。
一.产品介绍
象山白鹅体型中等,体态匀称,全身羽毛白色,头部肉瘤高突,呈橘黄色,颈细长,虹彩呈灰蓝色,胫、蹼呈橘黄色,爪呈玉白色。
二.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2.1地理坏境象山县地处浙江东部沿海中段,由象山半岛和所辖沿海608个岛礁组成,县域总面积6510km2。象山半岛南北两翼分别由三门湾内岳井洋和象山港内西沪港深嵌内陆构成的三面环海,一路穿陆,南北曲折、狭长的半岛地形,并由天台山余脉向东延伸至境内,形成滨海辽阔、港湾众多、丘陵平原相间的地理环境。独特的地理环境为象山白鹅生活、生产提供了优越的条件。2.2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位于大陆性与海洋性气候区之间,冬、夏季节交替明显,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光照较多,气温适宜。年平均气温16.3℃,年平均降水量1360mm,年平均湿度76.8%。适宜象山白鹅的生活、生长发育和牧草生长。2.3水源水质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9.3亿㎥,其中地表水资源量8.6亿㎥,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1700㎥。平原区河道纵横、池塘棋布,丘陵间溪水常流,有利于象山白鹅生长和牧草生产。放养水源水质清洁卫生。2.4饲养坏境符合GB/T18407.3要求
地域范围
象山白鹅饲养地域范围包括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辖区内的石浦镇、西周镇、鹤浦镇、贤庠镇、墙头镇、泗洲头镇、定塘镇、涂茨镇、大徐镇、新桥镇、东陈乡、晓塘乡、黄避岙乡、茅洋乡、高塘岛乡共15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21°34′03〞-122°17′30〞、北纬28°51′18〞-29°39′42〞。全县现养殖象山白鹅90万羽,其中:种鹅30万羽,年产苗鹅600万羽;肉鹅60万羽,年产鹅肉24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4.1.1外貌特征体型中等,体态匀称,全身羽毛白色,头部肉瘤高突,呈橘黄色,颈细长,虹彩呈灰蓝色,胫、蹼呈橘黄色,爪呈玉白色。4.1.2胴体感观胴体匀称、光净,肌肉丰满;皮肤紧凑,有弹性、光泽,呈肉白色;喙、蹠、蹼部呈橘黄色。分割胴体肌肉色泽光亮,肌间脂肪沉积适中,且分布均匀。4.2理化指标象山白鹅的肉质理化指应符合下表规定。项目指标肌间脂肪(g/100g)4.2~7.5氨基酸总含量(g/100g)≥18.0谷氨酸(g/100g)≥2.84.3质量安全控制规范象山白鹅产品符合国家质量安全有关标准和规定要求。
带象山白鹅字词语
带象山白鹅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