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邑之战

概况介绍

隋大业十三年(617)六月,李渊在太原起兵,决定进兵关中。建大将军府,并置三军,以长子建成为左领大都督,统领左三军,以次子世民为右领大都督,统领右三军。七月初四日,李渊誓师,以李元吉为镇北将军、太原太守、留守晋阳宫。初五,李渊率兵三万沿汾水(今山西汾河)南下,向关中进军。十四日,到达距霍邑(今山西霍县)五十里的贾胡堡(霍邑西北)。镇守长安的代王杨侑看出李渊起兵的意图,遂派虎牙郎将宋老生率精兵二万屯于霍邑,左武侯大将军屈突通率“骁果”军数万屯守河东(今山西永济西)以阻止李渊西进。恰逢阴雨连绵,李渊不得进兵,久驻粮食不足;同时又听说刘武周将联合突厥准备乘虚袭击晋阳。李渊打算北回太原。李世民认为“当须先入咸阳,号令天下;遇小敌即班师,将恐从义之徒一朝解体”(《旧唐书·太宗纪》)。退守太原,仅是一城之地,怎么能保卫自己。进而又说:“今兵以义动,进战则必克,退还则必散。众散于前,敌乘于后,死亡须臾而至”(同上书)。李渊这才改变了决心。八月初一,雨过天晴。初三日,李渊率军由东南霍山向霍邑前进。李渊率骑兵数百进至霍邑城东数里,令李建成,李世民率领数十骑至城下,引诱宋老生出战。宋老生果然引兵三万从东、南门分道而出。于是李渊立即率李建成部在城东布阵,令李世民、柴绍在城南布阵。双方交锋后,李渊、李建成军稍退。宋老生向前逼进。李世民在城南发现宋老生军的侧翼暴露,遂率骑兵直冲其阵后。李渊、李建成军士气大振,回军再战,宋老生遭到前后夹攻,隋军大败,李渊军追至城下,临阵杀宋老生,霍邑遂为李渊所占领。

带霍邑之战字词语

带霍邑之战字成语


上一字:慧能
下一字:王世充称帝

相关汉字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