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武陵

概况介绍

唐朝文学家。本名侃。信州(今江西上饶县)人。自称东吴王孙。元和二年(807),登进士第。申州节度使吴少阳闻其才,遣客邀之,武陵不答。不久,少阳子元济叛唐,武陵遗以书信晓之以理。吴元济得书而不悟,被斩于长安。元和三年(808),武陵因事流配永州,当时,柳宗元谪为永州司马,宗元常与之讲论文章,赋诗唱和。长庆初(821),户部侍郎判度支窦易直,表武陵主管北边盐务,后入为太学博士。太和初(827),以杜牧《阿房宫赋》向礼部侍郎崔郾鼎力而荐,使杜牧以第5名登进士第。后出为韶州刺史,因贪脏贬为潘州司户参军。太和八年(834)卒于潘州。武陵能诗善文,柳宗元称赞其“才气健壮,可以兴西汉之文章”(《与杨京兆凭书》)。《新唐书·艺文志》等录《吴武陵书》1卷,《宋史·艺文志》著录其诗集1卷、《十三代史驳议》12卷,皆不存。《全唐文》及《新唐书》本传存录其《与吴元济书》,《全唐诗》存录其《题路左佛堂》等诗。

带吴武陵字词语

带吴武陵字成语


上一字:周太祖改牛皮禁令
下一字:关播

相关汉字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