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赐履
概况介绍
字敬修,一字青岳,号素九,湖广孝昌(今湖北孝感县)人。顺治十四年(1657)举人,次年进士,授庶吉士,顺治十六年授翰林院检讨。十八年特授秘书院检讨。康熙二年(1663),熊赐履升秘书院侍读。时鳌拜专政,蔑视康熙。他下令重新圈地,使人民流离失所。康熙决心整顿朝纲,诏求直言,熊赐履上万言疏,指斥时弊,直陈己见。大意为,人民困苦,在于“私派倍于官征,杂项浮于正额”,原因是从上到下贪污。因此应从甄别督抚大员开始,选优汰劣,劝廉惩贪。在朝政方面,关键是“立纲陈纪”使“上有道揆,下有法守”。同时注意教育,要“隆重师儒,兴起学校”,从中选优送国子监,以增人才。熊赐履认为最根本的问题,是从皇帝本人做起,加强自身的学习和修养,要加强经筵,“熏陶德性,辅养圣躬”。此疏一上,鳌拜恨他多指责自己,要治之以妄言之罪,康熙不许。康熙八年(1669),鳌拜被捕,熊赐履更得到康熙信任。次年升翰林院学士兼礼部侍郎。康熙十年,诏举经筵大典于保和殿,赐履充任经筵讲官,进讲《尚书》。三月熊赐履成为日讲官,每日于弘德殿进讲。康熙十四年(1675)授熊赐履武英殿大学士兼刑部尚书。十五年陕西总督哈占疏报获盗开复疏防官员,熊赐履误题三法司核拟。康熙查问此事,次日一早赐履到阁,将自己误批之签放入口中嚼毁,另于同官杜立德本签上书批其上。事发被罢官归故里。康熙二十七年(1688),熊赐履以礼部尚书起用,仍充经筵讲官,是年冬,改吏部尚书。康熙三十八年(1699)春,命入侍皇子。冬,康熙欲再相熊赐履,征众大臣意见,众大臣深表同意,遂拜为东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知经筵如故。每见康熙,常陈四方水旱,官方得失,毫无隐讳,康熙改容称善。康熙四十五年(1706)以年老乞归,康熙召见于乾清宫,相谈终日,并遣官护送至金陵。康熙四十八年八月二十八日(1709年10月1日),熊赐履病死金陵,年七十五岁。熊赐履家境清贫,有时由门生故吏周济或地方官赠馈,方能保持中等人家生活水平。康熙特命江南织造曹頫照看其子。熊赐履对康熙在崇德重道,励精图治,察吏用人,修身养性等方面都有很大影响。带熊赐履字词语
带熊赐履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