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沽之战

概况介绍

① 1858年(咸丰八年)4月,英法联军二十余艘兵舰北犯大沽。5月20日闯入白河,轰击大沽炮台,守台官兵英勇抵抗,击伤敌船三艘,毙伤敌数十人,清军伤亡数百人,因直隶总督谭廷襄等溃逃,士气涣散,大沽炮台陷落,侵略军乘势进逼天津。6月,胁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②1859年英、法、美三国公使前往北京交换《天津条约》批准书,率舰艇二十一艘(其中英国十七艘),军队两千人驶至大沽口,蛮横拒绝清廷允由北塘登陆进京的路线,坚持要经大沽口溯白河进京。6月25日英法军舰突袭大沽炮台,清军主帅僧格林沁指挥官兵奋力抵抗,激战一昼夜,击沉敌舰五艘,俘两艘,伤多艘,毙伤敌军近五百人,英舰队司令何伯亦被击伤。英法联军狼狈逃退,清直隶提督史荣椿、大沽协副将龙汝元及士兵三十余人壮烈殉国。③1860年春,英法组织新的侵华联军(舰船二百零六艘,侵略军约一万七千名),7月底闯到大沽口外。8月1日强占北塘,14日攻陷塘沽,包抄后路。大沽炮台腹背受敌。驻守北岸炮台的清直隶提督乐善“誓众死守”,奋力抵御,毙伤敌军四百余人,与守台官兵壮烈殉国。驻守南岸炮台的清军主帅僧格林沁受咸丰帝命率军撤退。21日大沽失守。天津随即陷落。

带大沽之战字词语

带大沽之战字成语


上一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下一字:李鸿章

相关汉字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