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廷宾起义

概况介绍

景廷宾起义,是继义和团运动之后的又一次农民群众反帝反封建斗争。义和团失败后,人民继续开展反帝反封建斗争。1902年3月,直南广宗、钜鹿、南宫群众三、四万人在武举景廷宾的领导下,反对清政府替帝国主义搜刮赔款,以“粮捐并抗”、“所有地丁捐款概不缴纳”相号召,在钜鹿县履头村举行武装起义。景廷宾被推为“龙团大元帅”,竖起“官逼民反”、“扫清灭洋”的大旗,与义和团运动初期的著名领袖赵三多所部余众联合作战,所到之处,严惩贪官污吏,攻打教堂,惩办作恶多端的教士,深得群众拥护。顿时,直、鲁、豫三省边界人民纷纷响应,扫清灭洋军发展到十六万人,曾一度攻克威县和广宗县城,杀死法国教士罗泽溥。清朝直隶总督袁世凯急派段祺瑞等带兵镇压,并勾结德、日、法侵略军六千人配合进攻。起义军与中外反革命武装进行激烈战斗,终因敌我力量悬殊,弹尽粮绝景廷宾被捕,7月,在威县英勇就义。不久,赵三多由于叛徒出卖,亦被捕牺牲。景廷宾被杀害后,赵洛凤父子又在威县起义,两三天内就聚集了五、六千人,声称要为景廷宾报仇,继续进行斗争。

带景廷宾起义字词语

带景廷宾起义字成语


上一字:旗地
下一字:《新民丛报》

相关汉字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