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割台斗争

概况介绍

《马关条约》强迫中国割让台湾,引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各地纷纷起来抗议和声讨清政府的卖国罪行。康有为等一千三百多人的“公车上书”中也提出反对割让台湾,要求迁都抗战。台湾人民不愿做亡国奴,更是义愤填膺。他们鸣锣罢市,表示“桑梓之地,义与存亡”,“万众一心,誓同死守”的决心,“宁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中日战争》第一册第203页)。台湾人民发出檄文,愤怒声讨李鸿章等人的卖国罪行,认为不诛此辈,不足平民愤。士绅也致电清政府,反对割地。1895年5月,日本侵略军在台湾省基隆东北强行登陆。台湾巡抚唐景崧逃回大陆,台北不战而失。台湾省汉族、高山族人民在徐骧等人的领导下组成义军,跟驻守台湾省的刘永福所部黑旗军共同战斗,先后在新竹、台中、彰化等处对日军进行激烈的抵抗。十月间,战事逼近台南,日海军配合陆军进攻,在台南附近登陆。台南守军孤立作战,粮尽援绝,终于失陷。中国军民为了保卫祖国的神圣领土,英勇抗击侵台日军,在不到五个月的时间,毙伤日军三万二千多人,号称最精锐的日本近卫师团近半数被歼,师团长能久亲王也重伤毙命。台湾人民的斗争,充分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于侵略者的坚强意志。此后,在日本侵略者霸占台湾省的五十年里,台湾省各族人民的反抗斗争从未停止过。

带反割台斗争字词语

带反割台斗争字成语


上一字:宗人府
下一字:清代医疗业

相关汉字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