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嗣

概况介绍

北魏皇帝。道武帝拓跋珪长子,公元409年至423年在位,所用年号依次为永兴(409年始)、神瑞(414年始)、泰常(416年始),谥号为明元帝,庙号为太宗。天兴六年(403),封为齐王,拜为相国。天赐六年(409)十月,其弟拓跋绍刺杀道武帝,他派人命令北新侯安同捕杀拓跋绍母子,回都即位。采取种种措施巩固北魏政权,对内,选贤任能,派官员到各地访求人才,量才录用;设置五经博士,兴办太学,笼络汉族士人,扩大统治基础;劝课农桑,鼓励耕织,亲自躬耕藉田,关心百姓疾苦,巡行地方,抚恤贫穷,赈济灾民,减轻田租。对外,北伐柔然,从赤城(今属河北)西至五原二千多里,筑起长城,巩固边防,又多次出击北燕和南朝宋,一度于泰常八年(423)攻占洛阳。到拓跋嗣执政的晚年,北魏成为黄河流域最强大的国家。

带拓跋嗣字词语

带拓跋嗣字成语


上一字:祖君彦
下一字:大隋遣使倭国

相关汉字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