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
概况介绍
科举制由隋朝开创,因分科举人而得名,为选拔官吏的制度。开皇七年(587),隋文帝废除长期以来为世家豪族垄断的九品中正制,下诏定制,每州每年贡士三人,文章尤美者,州可保荐应秀才科,受特别考试。开皇十八年(598)七月,文帝令京官五品以上,地方官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有德)、清平干济(有才)二科举人。大业三年(607)四月,炀帝定十科举人,创立进士科,以试策取士。科举取士打破了数百年来封建国家选拔人才“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旧格局,不光将擢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集中到中央,也为大批庶族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参与政权管理开辟了道路,是封建社会否定“世卿世禄”制的一大进步。带科举制字词语
带科举制字成语